近日,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(NIFD)发布的《低利率时代——2025年H1中国宏观金融》报告,揭示了一个持续十年之久的经济现象——利率下行趋势仍在延续,且未来三年中国可能步入更低的利率稳态区间。这一趋势由人口结构变化、资本边际报酬下降及通缩压力等多重因素交织驱动,短期内难以逆转。在低利率与市场震荡的双重挑战下,固收投资的传统“躺赢”模式难以为继,资本利得时代悄然来临。平安银行理财固收团队凭借十年磨一剑的量化模型,在启元系列产品中成功验证了固收投资的“聪明钱”路径,为投资者开辟了新的收益空间。

低利率浪潮下的资本利得机遇,固收投资的范式重构
2025年,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徘徊于1%-2%的低位区间,传统票息收益的吸引力显著弱化。债券资产的收益结构发生深刻变化:以中债优选投资级信用债指数为例,2024年总收益率5.58%中,票息贡献仅2.42%,而资本利得占比高达3.16%。然而,债市交易的复杂性远超股票市场。场外交易占比高、数据获取难度大、价格发现机制分散,使得传统量化模型难以直接套用。平安银行理财固收团队历时十年,自主研发固收利率量化模型,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海量非结构化数据进行清洗与分析,构建了覆盖利率曲线、信用利差、流动性溢价等多维度的策略因子库。
量化模型赋能启元系列:震荡市中的收益护城河
在2025年债市频繁波动的环境中,平安银行理财启元策略系列的表现堪称亮眼。截至10月9日,中债-新综合净价指数年内下跌2.43%,而启元策略系列最高年化收益率达5.22%,最低亦保持1.31%的正收益。对比市场基准,启元系列不仅实现了绝对收益,更在震荡市中扩大了领先优势。

从工具创新到生态重构,银行理财的资本利得方法论
启元系列的成功,本质上是平安银行理财对固收投资生态的重构。在资产端,量化模型突破了传统信用债投资的容量限制,通过衍生品交易将策略容量提升至千亿级别;在客户端,产品分层设计满足了不同风险偏好需求——“启元添利”系列以7天/30天持有期锁定低波动收益,“启元策略”系列则通过180天/360天持有期释放弹性空间。这种创新背后,是平安银行理财对“低利率时代”的深刻洞察。当人口红利消退、资本回报率下行成为长期趋势,固收投资必须从“资源型”转向“技术型”。

利率下行已非周期性波动,平安银行理财以量化模型为矛,在资本利得时代开辟了固收投资的新战场。当市场还在讨论“债市是否走完牛市”时,启元系列用三年实盘数据证明:通过技术创新,固收投资可以在低利率环境中实现收益与风险的再平衡。这种平衡,正是中国资管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。
